文教体育用品行业作为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与大众生活的重要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2024年,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际贸易摩擦及供应链波动等多重挑战下,行业上市公司积极加快创新驱动和数字化转型,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25年,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产业发展正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跃升不断迈进。
01
全球宏观环境与行业外部挑战
2024年,国际市场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行业加快优化出口结构,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竞争力。一方面,欧美主要市场受高通胀、去库存周期等因素影响,库存水平仍处高位,导致终端需求释放节奏放缓,进而对我国出口订单形成周期性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经济回暖,对中国产品的接受度和依赖度持续上升,为行业出口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整体来看,我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出口正从传统依赖少数市场的集中化模式,向市场布局多元化、产品竞争品牌化、销售渠道平台化方向转型升级,出口格局正加速重构。
国内市场方面,受宏观经济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居民收入增长趋缓,消费行为日趋理性与多元,消费结构呈现出“总量承压、结构优化”的新特征。传统刚需类产品增长趋稳,而教育消费、健康消费等领域则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升级趋势,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品质化与个性化体验。在新竞争格局下,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重塑增长动能的关键路径。
02
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发展主要趋势
(一)国际市场承压不减,出口战略转向品牌与平台双轮驱动
2024年,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出口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欧美市场库存高企、消费需求复苏乏力;另一方面,物流成本恢复不均衡、国际地缘风险加剧,进一步削弱出口稳定性。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出口企业转向“品牌出海+平台运营”的双轴战略,以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利润空间。
近年来,国内文教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加强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形象。创源股份、三柏硕等企业通过自建品牌和多渠道推广,将品牌渗透率不断提升,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以创源股份为例,不仅深耕海外跨境电商平台,还建立完善的海外仓储和本地化服务网络,有效提升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同时,围绕品牌文化传播开展多样化营销,根据目标市场消费偏好,设计契合当地文化审美的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和品牌认知度双提升。
在运营管理方面,出口企业普遍推进数字化运营平台,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订单、供应链、物流及客户服务的全流程管理,显著提升运营效率。随着跨境电商和海外仓的加快布局,平台运营能力正成为企业提升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出口企业竞争焦点将从价格主导向品牌影响力与平台运营能力并重,依托“品牌+平台”双引擎,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海外市场渗透力。
(二)国内需求潜能尚待释放,场景化消费创新成为突破口
2024年,受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和消费结构转型影响,学生文具、健身器材等C端品类增长乏力,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长期来看,随着家庭教育理念升级、全民健身深入推进,潜在市场仍具想象空间,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构建与消费者生活方式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
教育场景竞合升级
晨光股份依托其强大的传统文具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向素质教育与文创方向延伸,重点发展儿童美术、益智类文具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通过九木杂物社等新零售平台构建线下消费场景,实现文具向生活方式的拓展。此外,晨光加快国际市场拓展步伐,推动品牌出海与全球供应链整合。
广博股份聚焦多品牌策略与创意设计驱动,通过“广博”“kinbor”“fizz”等子品牌覆盖学生、办公及创意消费场景,强调个性化、情绪价值与IP联名效应,满足年轻用户群体的多样需求。在渠道布局上,强化线上电商与办公直销双线并进,实现C端拉新与B端稳定增长并重。
家庭健身及康复场景创新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和居家健身需求增加,舒华体育、英派斯等企业围绕“智能体测+居家运动+康复训练场景开发产品,致力于打造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闭环。不断优化智能跑步机、运动康复设备等产品,积极引入物联网和数据管理技术,提升用户交互体验与健康数据服务能力。
部分企业也在尝试通过IP内容植入、社群运营机制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和品牌互动。例如,通过内容营销与社区构建,推动健身消费逐步向“产品+内容+服务”一体化体验转型。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整体趋势已在行业内逐步显现。
(三)政府市场稳步扩容,平台型企业迎来B端红利期
“十四五”期间,国家持续加大对教育现代化、基层体育设施和智能办公系统的财政投入,为B端政采市场提供了持续增长基础。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快平台化布局。
齐心集团、晨光股份、广博股份等B端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政采服务平台, 通过引入ERP、CRM等信息系统,优化订单管理、物流协调和售后服务,实现从单一产品供应到全流程平台服务的转型。数字化能力成为提升市场份额和客户粘性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B端市场的竞争核心将从“低价中标”转向“全链服务与数据运营”,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的平台型企业将更具市场穿透力。
(四)运营韧性重构盈利能力基础
在原材料价格趋稳与终端需求尚未完全恢复的双重现实下,盈利能力不再单纯依赖成本控制,而更依赖企业应变速度与组织效率。英派斯构建多地生产协同网络,利用ERP与MES系统打通生产、库存、物流数据,提升计划排产与交付能力;光威复材在碳纤维高性能材料制造方面持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增强高端制造能力。
企业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结构紧凑、决策快速、产供销协同高效”的柔性组织,提升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中小企业借助制造外包与数据统筹,降低成本,增强机动性。2025年,企业盈利能力将更依赖制造柔性和组织效率,具备快速反应和资源调配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五)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构筑长期核心壁垒
2024年,晨光、光威、奥佳华、英派斯等企业保持稳定研发投入,重点聚焦智能终端、运动数据算法、材料安全标准等领域。未来创新将涵盖用户数据采集、需求挖掘、产品设计、内容运营及服务闭环,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品牌年轻化与内容运营融合。
企业品牌建设围绕年轻消费群体,通过社交媒体、社区运营及内容传播,增强品牌认知与用户情感连接。借助IP营销和数字互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创新与品牌双轮驱动,将推动企业在新消费时代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六)资本协同与生态融合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典型协同发展案例
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创源股份与宁波文旅携手,将文教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开发具有创新特色的文旅融合产品;舒华体育引入华为鸿蒙系统,推动智能体育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加快智能化升级;英派斯与海尔云健康共建健康运动大数据平台,打通数据资源,实现服务增值与资源共享。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企业间跨界协同的广阔空间与巨大潜力。
构建多维度生态体系
当前,企业正从平台建设、产品协同、服务融合、资本运作等多个层面入手,推动协同生态的构建。一体化生态布局有助于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资本力量与生态建设的有效联动,正在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03
结语
2024年,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在诸多挑战中展现韧性和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企业唯有深化创新驱动,优化品牌战略,强化数字化平台建设,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才能把握新消费趋势和政策红利,实现稳健持续发展。
作为产业链关键一环,上市公司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更承担着引领行业升级、推动产业生态构建的重要使命。期待在政府、企业与市场多方协同努力下,中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焕发新活力,迈向全球竞争新高度。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04 |
提升文体用品制造实力
助力文化体育运动发展
网站|http://www.csg.org.cn
电话|(010)6839-6176/6542/6543/6178
邮箱|csa@cs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