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理事长易晓俐、秘书长宋永波、标准科技部副主任郝鹏一行到访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当前我国文教用品行业发展形势、面临的机遇挑战、未来趋势,以及“十五五”期间重点任务等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交流,听取行业领军企业意见建议,共同探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广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利平陪同下,易晓俐理事长一行参观了广博集团最新的新材料生产线,观摩了智能化生产流程和产品展示厅,实地了解广博集团发展历程和各方面运营情况,感受到科技赋能助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脉动与活力。
【万山磅礴看主峰,企业家站得高看得远信心足,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座谈交流中,王利平董事长系统介绍了广博集团的组织架构、业务板块、发展战略、人才建设、品牌出海、全球布局以及在文创及二次元经济、新材料研发、装备重工等新领域的前瞻探索和开拓实践。从人才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和稳定性、装备及自动化水平、生产技术工艺及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当前我国文教用品行业发展情况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并就AI赋能、资本助力、政策支持、专利申报、风险防范等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共性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他指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文教用品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还需依托现有优势,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海外市场,顺应品牌出海、产能出海、服务出海趋势,深耕细作北美、欧洲等国际市场,在未来发展中塑造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新价值与新优势。
【万变不离其宗,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抓住了科技创新就能抓住根本】
易晓俐理事长高度评价广博集团近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对王利平董事长及广博团队的战略视野、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广博作为文教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在支持协会工作、带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文具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围绕当前行业整体形势、新一轮民营企业出海潮、美国加征关税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文教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文体用品行业“十五五”规划指导意见的制定,以及行业标准化工作、科技创新、AI赋能传统制造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行业内外及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对接等问题,易晓俐理事长与广博集团领导深入交流了意见。
易理事长表示,当前文教用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许多行业领军骨干企业在加强科技创新、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新突破;面对以DeepSeek、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数据应用创新,行业发展的未来业态将发生更深刻、更快速的变化。龙头企业更应积极带头拥抱新技术,在未来市场中赢得主动;当前国内外经济既面临下行压力,又面临各种贸易关税、技术壁垒等复杂多变的挑战,企业唯有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双轮驱动,不断塑造和提升品牌价值,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更好应对挑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她期待广博集团在王利平董事长带领下,持续创新发展,始终走在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
广博集团行政总裁舒跃平、集团办主任励国楠、项目办主任方伟慧,协会宋永波秘书长、标准科技部副主任郝鹏等参与座谈交流。
【广厦聚英才、博海纳百川,广博集团概况】
广博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通过布局人才、研发、市场,发展至今已拥有两大企业集团,以及由海内外人才带领的研究院和先进材料研究所、轻工文具研究所,旗下两家上市企业,形成了轻工文具制造、新材料研发、装备重工等三大产业板块,在江苏、浙江、越南、柬埔寨设有四大全球生产基地,并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六家海外分公司及子公司,拥有600余项自主专利。
秉承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广博集团作为国家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级印刷示范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集团公司以品牌文创产品构筑起一张庞大的零售网络,通过融合多地区文化和IP形象的创新设计,连接起与全球消费者的桥梁。同时积极应对全球贸易变革,沿“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海外门店、品牌市场、创新文创,形成“新型消费”的着力点,全力以赴开拓全球化品牌,让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此外,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与世界500强企业展开基础材料粉体研发合作,规模化生产基于半导体器件的纳米超细粉体材料,解决了纳米镍粉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基于新能源产业储能器件固态电池中的铁镍合金、铁硅合金等材料,致力于解决电池安全性和储能里程问题;基于绿色环保产业的高温高导电性银铜合金粉,解决清洁能源行业高成本、高耗能问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公司注入强大新动能。
美编:李金铮
审核:牛国强
推荐阅读
· 协会副理事长张培生一行调研南京万德、江苏康力源:聚焦科技创新赋能行业发展
提升文体用品制造实力
助力文化体育运动发展
网站|http://www.csg.org.cn
电话|(010)6839-6176/6542/6543/6178
邮箱|csa@cs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