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组织召开团体标准《体育运动器材术语和分类》审查会,来自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及研究院所等20余名代表共同参会。
会议邀请了全国文具运动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助理郁岩,标准化专家、中国轻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处长李英,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专家顾问肖志国,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董世涛,华兴中测(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侯力波主任参会指导,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张培生、秘书长宋永波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标准科技部吴智鹏主持。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健身器材和运动器材企业迅速崛起,但市场上产品命名和分类的混乱现象日益突出。由于缺乏统一的术语和分类标准,运动器材在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行业内在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此,全国文具运动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了《体育运动器材 术语和分类》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经过多次调研、讨论和修改,标准起草组完成了标准送审稿。
标准起草组负责人王咏祥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标准的编制情况,包括项目来源、标准制修订过程、标准框架、分类思路等。标准将体育运动器材分为12大类,包括球类、田径运动器材、体操运动器材、武术搏击类、冰雪运动器材、水上运动器材、健身器材、山地户外运动器材、运动防护器具、钓具、益智性器材和轮滑器材,共涵盖362个具体产品的定义。通过科学分类和术语定义,标准将为行业内的沟通、技术文件制定和市场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与会专家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条审议,并提出了多项修改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标准的制定应注重科学性,尽量选择有来源和依据的定义。此外,专家还强调了编制说明的重要性,对于未列尽的器材和文本中与相关规则和文献有差异的内容要在编制说明中阐述清晰,建议在编制说明中明确术语来源和修改依据,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审查会结束后,标准起草组将根据专家意见对文本进行修改,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报批稿。下一步,文运标委会将推动该项团标申报国家标准,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适用范围。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规范市场流通中的产品命名和分类,为行业管理、市场统计和技术文件制定提供统一依据,助力体育器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体育运动器材 术语和分类》顺利通过审查,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作者:吴智鹏
美编:李金铮
审核:牛国强
推荐阅读
提升文体用品制造实力
助力文化体育运动发展
网站|http://www.csg.org.cn
电话|(010)6839-6176/6542/6543/6178
邮箱|csa@csa.org.cn